1. 延长链条 做大做强绿色产业
走进陕西天谷药业有限公司新建的中药饮片生产车间,洁净的白色板房内,工人正按净选、洗药、切制等工艺流程,加工收购的中药材。这些中药材按客户要求加工成切片、粉末、颗粒等中药饮片后,随后发往制药厂或城市里的药房。
2. 科技支撑 有效提升质量效益
在位于汉中经开区的汉王药业现代中药生产基地迁建项目现场,一栋三层楼高的“提取车间”占据“C位”。大楼内部“包裹”的是一整套连体式现代化中药提取设备。在三楼,这些药材经清洗等预处理环节后,被按比例投入投料罐;在二楼,数个8吨容量的储液罐对其进行提取、浓缩、渗滤;浓缩液随后经过一楼的巨型干燥罐,就变成粉末装入袋内。粉末最终被制成药片。
“这套设备目前年中药处理量可达4000吨,每小时可出150公斤干粉。”汉王药业常务副总经理陶玉说,“上了新设备后,工人劳动强度降低,能耗降低,药品质量也因运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而更加稳定。”
这样一套巨型设备,靠谁指挥运行?二楼的一个40平方米中控室就是它的“神经系统”,工作人员关注着电脑屏幕上的电子化工艺流程图,整个设备就靠事先编程好的工艺流程自动运行,只有遇到突发情况才需人工干预。在靠墙的巨幅电子屏上,各个角度的工厂画面实时变动着,一旦发现问题,工作人员就可通过对讲机安排工人进行现场处理。
“我们在项目谋划时,就立足高起点、高水平、高科技,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,应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,力求项目在关键工序和工艺技术方面保持国内领先地位。”陶玉说。
科技支撑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。汉中目前拥有中药产业科技服务或研发机构21个,申报或获授权的中药产业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,4项中药产业化研发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。
同时,汉中建立了中药产业专家智库,各中药生产企业、园区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措施,目前已建成洋县志建药业曹福亮院士、宁强县中医院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及11个专家工作站。
3. 打造品牌 激发产业市场活力
这不仅源于城固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:京昆、十天高速公路过境,高铁站、机场毗邻,108国道、316国道经过,更源于汉中如今积极打造和强化的新城市品牌。
以绿色循环、生态宜居为整体发展理念,汉中强力推进学研、医养、旅居、兴业“四个在汉中”城市品牌建设。政府层面的引导和城市品牌的打造,让汉中医药、医养产业获得发展优势。
“医养在汉中”城市品牌的建设,将进一步增加项目整体的吸引力,对物流项目建设和后续交易商入驻都有莫大的好处。”张志军说,“汉中也可以借此进一步发挥优势,加快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集聚,在行业内拥有更多话语权,在产业上增加更多附加值。”
“汉王药业作为老牌企业,在行业内拥有不错的口碑。其主打单品——强力定眩片年销售额达5亿多元。目前,企业生产的舒胆片、强力定眩片已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,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成药产品销售占比达90%。”汉王药业行政总监郝华说,“在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品牌推介下,新项目的建设也将持续推进,企业产能和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展。”
据了解,汉中已成功培育“汉中大鲵”“城固柑橘”“略阳乌鸡”等21个地理标志品牌;“汉中仙毫”荣获中国优秀区域公用品牌;拥有中成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26个、保健食品生产文号208个;“汉王”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。2019年汉中绿色食药产业实现产值442亿元,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