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略阳在践行‘两山论’上资源富集,天然禀赋好,应当不遗余力抓紧抓好,抓出成效!”
“这场报告会别开生面,既有理论深度,又接地气,生动活泼,使大家大开眼界,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略阳农业的优势所在,潜力所在,希望所在!”
这是3月25日上午略阳县人大机关一场“发展县域经济”报告会的场景。前者是汉中市资深农业专家、陕西味见汉中公用品牌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史瑞华在报告会上的开场白。后者是听取报告后,与会人员共同心声的反映。
“味见汉中”是汉中市政府发布并着力打造的一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,是陕西省首个地市级层面的公用品牌,对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市民得实惠具有重要的意义。2020年3月汉中市委、市政府发出了《关于打造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意见》(汉办发〔2020〕11号)文件,明确提出推动品牌建设,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转型发展的“抓手”,各级政府要部署好落实好。略阳县人大把“如何利用境内资源优势,促进县域经济发展”列入推动全县工作“爬坡上坎”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,提出“寻找切入点、谋求大发展”的理念,首先把目光聚焦在”味见汉中”品牌建设上。认为只有把农业做成品牌,才能解决农产品“散、乱、小”的问题,也才能使小农户连接大市场,把生产链与市场链对接起来,使“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”落到实处。基于此,他们邀请农业专家、味见汉中品牌公司总经理史瑞华来到县人大,给机关干部作寻找略阳农业突破发展路径的报告讲座。此举,是汉中市全市人大系统的首例,把”味见汉中”公用品牌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人大层面来研究,也是全市落实市委市政府〔2020〕11号文件精神的一个“开先河”之举!报告会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赵宏主持。他对主讲人作了简要介绍之后,一阵热烈掌声即拉开了讲座的序幕。
史总首先对“味见汉中走进略阳”活动作了说明。他说,略阳县是我市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重要基地,其茂密的森林和植被顶端所产蜂蜜、中段枝芽所产香菇木耳、底端林下乌鸡养殖和天麻、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种植,经济层次十分鲜明。同时指出,略阳县是汉中生态资源与康养事业联系最为紧密的县,其乌鸡、土蜂蜜、天麻、菌类、黄精、艾草等保健康养资源最为丰沛。他希望,略阳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,抢抓机遇,科学施策,走在全市前列。
接着,史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:一是学精神,明方向,充分认识味见汉中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。“味见汉中”是汉中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,汉办发〔2020〕11号文件明确了品牌建设的思路、重点、举措和相关保障政策,是我们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,要在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。二是明优势,寻宝藏,充分认识汉中优质农产品对于做好品牌建设的极其重要性。汉家发祥地,中华聚宝盆,是对汉中地理位置及自然禀赋的高度概括与总结,这个聚宝盆里蕴含着巨大的物质财富,需要我们去发掘、开发和利用。在讲座中,史总以大量图片,鲜活事例,风趣语言,讲述了汉中“一勺好蜜、一枚好蛋、一只好鸡、一滴好油、一味好药”的生动故事,使与会者大受裨益。大家感到这些司空见惯的不起眼的东西,竟然都是打开味见汉中的“奇珍异宝”。三是明当前,谋未来,合力推进略阳特色的“味见汉中”品牌建设。乌鸡、天麻、黄精、菌类、杜仲等都是略阳山山水水奉献给我们的大美珍宝,如何把这些“小物品”,打造成“大产业”,略阳县人大已经迈出了第一步。首先是要挖掘其“宝”,认识秦岭深山“略阳无闲草”;其次是赋予文化内涵,讲好略阳山珍故事;第三是借船出海,搭乘“味见汉中”快车,扬略阳之名。
讲座期间,史总不时将“百宝箱”中蜂蜜、天麻、鸭皮蛋、艾草等在现场一一展示,还请大家品尝了其中的“美味”。品鉴之后众口一词,都说百闻不如一见、百见不如一品,味见汉中优质产品果真名不虚传!
下午,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赵宏,人大党组成员、二级调研员杨程絮陪同史总深入到接官亭山里人家蜂蜜灌装车间、横现河诚久农业开发公司、黑河坝乌鸡产业带(散养鸡基地),以及松茸菌产业基地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,以专业视角对略阳农产品未来进行“把脉”会诊。
赵宏说,史总给我们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,为略阳农业新出路开出了对症处方。下一步,县人大要加强对农业农村、商贸、文旅等部门的巡查督察,力促“味见汉中”在略阳结出丰硕成果,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,使昔日“绿水青山”成为民富县强的“金山银山”!